
副县长分管领域工作被通报后表态发言
同志们:
今天上午,收到市督查室《关于2025年上半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通报》,其中涉及我县分管领域的3项工作被点名指出问题——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滞后2个月、农村公路提质工程存在“重修轻养”现象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覆盖率未达半年目标。拿到通报的那一刻,我坐在办公室里反复翻看材料,指尖划过每一行问题描述,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。这些问题,既是对具体工作的“亮红灯”,更是对我个人履职的“敲警钟”。作为分管农业农村、交通运输、民政工作的副县长,我深知,通报背后不是简单的“数字落后”,而是群众期盼的“落实落空”,是发展机遇的“擦肩而过”,更是我们向县委、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的“不合格答卷”。借今天这个机会,我想以“三个直面”为切口,和大家掏掏心窝子、亮亮态度、表表态,既是自我检讨,也是动员部署。
一、直面通报问题,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认清“痛点”所在
通报中的每一个问题,我都第一时间对照年初工作计划、分管领域台账逐条核对,发现看似“具体”的问题,实则是长期积累的“顽疾”。
先说高标准农田建设。今年我县承担了12万亩建设任务,占全市总量的1/5,本应成为“示范田”“样板田”。但通报指出,截至6月底,仅完成5.2万亩,滞后2个月。问题出在哪?我带着农业农村局同志跑了7个乡镇、11个项目点,发现部分乡镇存在“重申报轻实施”倾向:比如xx镇把项目资金挪作临时灌溉设施维修,导致核心区土地平整工程拖延;xx乡因前期土地流转矛盾未及时化解,机械进场延迟;还有个别村“两委”干部存在“等靠要”思想,把“群众的事”当成“政府的事”,宣传动员不到位,群众配合度低。更让我愧疚的是,我在3月份的项目推进会上,只强调了“时间节点”,没深入调研“堵点难点”,对乡镇反映的“取土区协调难”“施工队资质参差不齐”等问题,仅作了一般性要求,没有跟踪督办,导致问题越积越多。
仅展示759字,全文共403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