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_引用过的诗词大全(259例)
目录
- 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-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
- 梅花香自苦寒来
- 苟日新,日日新、天行健、自强不息
- 术业有专攻
- 枕戈待旦
- 堤溃蚁孔,气泄针芒
- 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
- 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
- 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
- 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
- 草木蔓发,春山可望。
- 虚心公听,言无逆逊,唯是之从
- 和羹之美,在于合异
- 积力之所举,则无不胜也;众智之所为,则无不成也
- 新故相推,日生不滞
- 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
- 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
- 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
- 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
- 将教天下,必定其家,必正其身
- 浇风易渐,淳化难归
- 锄一害而众苗成,刑一恶而万民悦
- 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应须斩万竿
- 不能胜寸心,安能胜苍穹
- 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
- 凡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
- 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起而行之
- 强不执弱,富不侮贫
- 登泰山而览群岳,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
- 积力之所举,则无不胜也
- 足寒伤心,民寒伤国
- 量腹而受,量身而衣
- 日月不同光,昼夜各有宜
- 度之往事,验之来事,参之平素,可则决之
-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- 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
- 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
- 善除害者察其本,善理疾者绝其源
- 禁于未然之前,禁于已然之后
- 盖天下之事,不难于立法,而难于法之必行
- 德不孤,必有邻
- 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
- 交得其道,千里同好,固于胶漆,坚于金石
- 合则强,孤则弱
- 孤举者难起,众行者易趋
- 疾风知劲草,烈火见真金
- 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
- 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
- 人心似铁,官法如炉
- 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
- 既以为人,己愈有;既以与人,己愈多
- 大海之阔,非一流之归也
- 同心而共济,始终如一,此君子之朋也
- 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
- 随人作计终后人,自成一家始逼真
- 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
-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
- 民齐者强
- 国无常强,无常弱;奉法者强则国强,奉法者弱则国弱
- 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
- 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
- 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
- 来而不可失者,时也;蹈而不可失者,机也
- 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
- 法者,天下之准绳也
- 凡交,近则必相靡以信,远则必忠之以言
- 合则强,孤则弱
- 驰命走驿,不绝于时月
- 履不必同,期于适足;治不必同,期于利民
- 明者因时而变,知者随事而制
- 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
- 凿井者,起于三寸之坎,以就万仞之深
- 知其不善,则速改以从善,最要在速字上著力
- 不用扬鞭自奋蹄
- 为国不可以生事,亦不可以畏事
- 治国犹如栽树,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
- 六合同风,九州共贯
- 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
- 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
- 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,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
- 游必有方
- 知之不难,行之不易
- 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
- 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
-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
- 有志者事竟成
- 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
- 学如弓弩,才如箭镞
- 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
- 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
-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
- 明者因时而变,知者随事而制
- 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
- 人生乐在相知心
- 放之四海而皆准
- 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
-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
- 学者非必为仕,而仕者必为学
- 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
- 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
- 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
- 东方欲晓,莫道君行早,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
- 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
- 物必先腐,而后虫生
- 咬定青山不放松
- 夙夜在公
- 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
- 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
- 物长宜放眼量
- 当官之法,惟有三事,曰清、曰慎、曰勤
- 孟夏之日,万物并秀
- 使者相望于道,商旅不绝于途
- 舶交海中,不知其数
- 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
- 甘瓜抱苦蒂,美枣生荆棘
- 爱之不以道,适所以害之也
- 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
-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无之
- 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
- 文变染乎世情,兴废系乎时序
- 文人之笔,劝善惩恶
- 吟安一个字,捻断数茎须
- 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
- 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
- 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
- 亟拯斯民于水火,切扶大厦之将倾
- 以四百兆苍生之众,数万里土地之饶,因可发奋为雄,无敌于天下
- 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赤
- 自知者英,自胜者雄
- 明镜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
- 友也者,友其德也
- 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
- 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
- 虽有智慧,不如乘势
- 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
- 春夏之交,草木际天
-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,不深思而得者,其得易失
- 凡贵通者,贵其能用之也
-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
- 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
- 人才有高下,知物由学
- 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
- 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
- 行生于己,名生于人得人者兴,失人者崩
- 未之见而亲焉,可以往矣;久而不忘焉,可以来矣
- 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
- 非知之难,行之惟难
- 子钓而不纲,弋不射宿
- 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鱼;焚薮而田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兽
-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,不夭其生,不绝其长也;鼋鼍、鱼鳖、鳅鳝孕别之时,罔罟、毒药不入泽,不夭其生,不绝其长也
- 芳林新叶催陈叶,流水前波让后波
- 凡观物有疑,中心不定,则外物不清;吾虑不清,则未可定然否也
- 是非疑,则度之以远事,验之以近物
-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
- 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
- 善治病者,必医其受病之处;善救弊者,必塞其起弊之原
- 单丝不线,孤掌难鸣
- 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
- 善为国者,遇民如父母之爱子,兄之爱弟,闻其饥寒为之哀,见其劳苦为之悲
- 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
- 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
- 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
- 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
- 东风随春归,发我枝上花
- 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
- 官之至难者,令也
- 善莫大于作忠
- 功成不必在我
- 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;一厘一毫,民之脂膏。宽一分,民受赐不止一分;取一文,我为人不值一文
- 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
- 释义疑今者,察之古;不知来者,视之往
- 昭昭前事,惕惕后人
- 永矢弗谖
- 以心印心作标准交朋友的,真心付出了,交情也随之真诚至善。既以为人,己愈有;既以与人,己愈多
- 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
- 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
- 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
- 风翻白浪花千片,雁点青天字一行
- 为国也,观俗立法则治,察国事本则宜。不观时俗,不察国本,则其法立而民乱,事剧而功寡
- 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
- 苟利于民,不必法古;苟周于事,不必循旧
- 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
-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
- 诗文随世运,无日不趋新
- 笼天地于形内,挫万物于笔端
- 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
- 发乎情,止乎礼义
- 凡作传世之文者,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
- 伤其十指,不如断其一指
- 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;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
- 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
- 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
- 观于明镜,则瑕疵不滞于躯;听于直言,则过行不累乎身
- 一唱雄鸡天下白
- 浩渺行无极,扬帆但信风
- 大厦之成,非一木之材也;大海之阔,非一流之归也
- 名非天造,必从其实
- 以天下之目视,则无不见也;以天下之耳听,则无不闻也;以天下之心虑,则无不知也
- 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
- 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;贵师而重傅,则法度存
- 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
- 师者,人之模范也
- 诚既勇兮又以武,终刚强兮不可凌。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
-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
- 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
-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
- 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
- 思皇多士,生此王国。王国克生,维周之桢;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
- 聪者听于无声,明者见于无形
- 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
- 云帆高张,昼夜星驰
- 五色交辉,相得益彰;八音合奏,终和且平
- 自古雄才多磨难,从来纨绔少伟男
- 少年辛苦终身事,莫向光阴惰寸功
-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
- 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
- 君子义以为质
- 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
- 不患寡而患不均
- 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
- 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
- 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
-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
- 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
- 和如羹焉,水、火、醯、醢、盐、梅,以烹鱼肉
- 声亦如味,一气,二体,三类,四物,五声,六律,七音,八风,九歌,以相成也
- 若以水济水,谁能食之?若琴瑟之专壹,谁能听之
- 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
- 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
- 多难兴邦,殷忧启圣
- 玉汝于成
-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
- 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
-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
- 尚贤者,政之本也
- 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
- 浩渺行无极,扬帆但信风
- 各家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
- 得民心者得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
- 奢靡之始,危亡之渐
- 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
- 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
- 禁微则易,救末者难
-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- 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
-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
- 一勤天下无难事
-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
- 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
-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
- 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
- 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
-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
- 位卑未敢忘忧国
- 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
- 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
- 众人拾柴火焰高
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
——2018年3月20日,__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讲话时强调,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在中国_领导下,经过近70年奋斗,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茁壮成长,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!
出处:宋代朱熹《春日》
原文: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释义: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,春风吹得百花开放、万紫千红,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。
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
——2018年3月10日,__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,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,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、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,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。
出处: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
原文:此句化用了中国古代“慎微”和“节欲”这两种思想。《论语》讲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后半句出自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十二章,原文是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”。
释义: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,因此失去操守、坏了大事、忘了大义。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,不要被欲望牵着走,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。
仅展示4544字,全文共42461字